2023 年 3 月 3 日,在北京的中國共產黨博物館參觀期間,人們在 3 月 5 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年度會議開幕之前與中國共產黨旗幟合影。
格雷格·貝克 | 法新社 | 蓋蒂圖片社
北京——官方媒體週四宣布,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正在成立委員會來監督金融和科技。
這些變化發生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認為黨內團結是建設國家的必要條件。 這與過去幾十年中國領導人將更多權力下放給政府及其部委的趨勢形成鮮明對比。
一個新的“中央金融委員會” 根據 CNBC 的翻譯,官方媒體週四用中文表示,將加強黨的“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報告稱,該委員會負責金融穩定與發展的高層規劃。
中國政府本月召開的年度人大會議強調,應對金融風險是決策者今年的首要任務。
報導稱,新委員會的行政辦公室將承擔國務院金融穩定與發展委員會的職責——該委員會曾由基本退休的劉鶴領導,現已解散。
官方媒體稱,除該行政辦公室外,還將成立“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重點關注金融行業的意識形態和涉黨工作。

雖然官方媒體沒有具體說明,但在 1998 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成立了一個同名的金融工作委員會。 該委員會在大約五年後解散,導致 2003 年成立現已解散的中國銀行業監管機構。
目前尚不清楚該委員會未來的工作將如何與歷史進行比較。
早在 1990 年代末和 2000 年代初,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就幫助簡化了金融監管——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強大的利益集團對監管機構的影響,特里爾大學中國政治經濟學教授塞巴斯蒂安·海爾曼說在一篇論文中。 他後來成為墨卡託中國研究所的創始主席。
海爾曼在 2004 年寫道:“但是黨的等級控制機構無法為財務主管引入基於市場的激勵結構,也未能抑制財務管理不善和腐敗。此外,它們與新興的公司治理形式和外國投資者的活動不斷增加。”
科技與國務院重組
週四的公告包括先前發布的計劃細節 重組國務院——中國政府的最高行政機構——設立中央科學技術委員會。
該黨委的職責由改制後的科技部承擔。
國務院變更成立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來監管除證券業以外的大部分金融業。 該方案還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國務院的名稱從類似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名稱更改為海關機構。
北京尚未宣布誰將領導金融管理局或新的黨委。
週四宣布的變化將於今年年底在全國范圍內生效。
官方媒體稱,其他新的委員會包括監督黨在行業協會中的工作以及香港和澳門事務的小組。 北京加強了對這些地區的控制,這些地區在“一國兩制”的結構下享有大陸不存在的自由。
習近平——中國國家主席和黨的總書記——鞏固了他的權力,並監督黨在經濟中的影響力增加,包括在非國有企業中的影響力。
新的委員會是黨的中央委員會的一部分,中央委員會有大約 200 名成員。 從這些成員中產生了核心領導層——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
黨員代表大會每五年更換一次,最近一次是在 10 月舉行的。 在那次大會上,習近平為他史無前例的第三個國家主席任期鋪平了道路,並在黨的領導層中擠滿了忠誠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