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塗鴉慶祝揭露臭氧威脅的科學家馬里奧·莫利納 (Mario Molina)


多年來,髮膠和冰箱中使用的化學物質對臭氧層造成了嚴重破壞,而臭氧層是保護我們免受太陽有害紫外線輻射的保護層。 但直到 1974 年,人們才開始注意到這一點。

同年,墨西哥科學家馬里奧·莫利納 (Mario Molina) 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表明氯氟烴——廣泛用於冰箱冷卻劑、噴漆、除臭噴霧劑和其他氣溶膠產品——正在消耗臭氧層。 後果是可怕的,因為如果沒有臭氧層幫助我們免受陽光照射,我們的星球將無法居住。 他的研究幫助改變了全球環境政策。

為了紀念莫利納為抗擊環境災難所做的開創性努力,谷歌在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家 80 歲生日之際將其塗鴉獻給了莫利納。

莫利納 (Molina) 1943 年 3 月 19 日出生於墨西哥城,從小就對科學著迷,他將家中的浴室改造成臨時實驗室,用來放置他的化學裝置。

“在進入高中之前,我已經對科學著迷了,”莫利納在其傳記中寫道 諾貝爾網站. “我仍然記得當我第一次通過相當原始的玩具顯微鏡瞥見草履蟲和變形蟲時的興奮。”

在 11 歲被送到瑞士寄宿學校後,莫利納回到墨西哥,在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學習化學工程課程,然後於 1972 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

一年後,在與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 F. Sherwood Rowland 合作時,莫利納發現高層大氣中的 CFC 可以被紫外線輻射分解,釋放出氯原子,從而破壞臭氧分子。 他們的發現發表在 1974 年的《自然》雜誌上。

他們的發現遭到了依賴氟氯化碳的行業的譴責,一家公司的高管聲稱這對理論是“由克格勃的虛假信息部策劃的”。 但在 1985 年,英國研究人員在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中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空洞。

這些發現促使世界各國政府在 1980 年代走到一起,簽署了一項名為《蒙特利爾議定書》的條約,以逐步停止使用破壞臭氧層的物質。 科學雜誌 稱為 該協議被譽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退化的最成功的國際努力”。

由於他們的工作,Molina 和 Rowland 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 Paul J. Crutzen 分享了 1995 年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宣布該獎項時表示,“這三位研究人員為拯救我們解決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的全球環境問題做出了貢獻。”

2013 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授予莫利納總統自由勳章,這是美國平民的最高榮譽。

莫利納 (Molina) 於 2020 年因心髒病發作去世,享年 77 歲。

發佈留言